在短时间内要建立完全自营的项目管理模式及机制的难度非常大。特别是当前仍有相当多的企业认为项目管理就是对项目部承包的监管,项目管理在于项目经理的积极性及有效性,企业层面强调自营难以实现。因此,项目自营管理模式及机制的建设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按照项目法施工推行之初的行业发展构想,整个建筑行业由三个层次构成的金字塔组成,上层是总承包企业,这是行业的领导,数量相对较少;其二是专业承包企业,单个企业规模不大,但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数量较多,是为行业的骨干力量;其三是数量众多的劳务承包企业,规模较小,体制机制灵活,要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蓄水池。但二十多年来,专业承包力量仍不强,劳务承包队伍的正规化仍遥不可及。总承包企业一方面面临如何担负行业发展的引擎,另一方面是如何强化自身的发展。
由于建筑工程产品固定特点,建筑企业一定以产品为中心来组织生产。工程总承包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是产品终法律责任的终承担者。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外部环境下,由于全社会整体的配套生产体系不健全,不同企业建筑工程产品的生产组织方式往往不同。一些企业片面强调规模,粗糙组织社会资源,生产体系不健全,管理手段不具备,其一是必将带给建设方使用工程的风险,其二是建筑企业本身可持续发展的风险,其三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不可预知的冲击。
通常情况下,虽然不同的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管理层次不同,但其生产组织方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层管理”。
所谓两层管理的主要涵义,一是直接承担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职能的企业层级对现场施工项目部的管理;二是承担现场施工的项目部对所有现场事务的管理。“两层管理”的内涵十分丰富,不同企业的管理成效之所以有区别,主要在于“两层管理”的内容与具体方式上。
从以上分析能够准确的看出,企业层面对项目部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承包,项目部层面对各分包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承包。也就是说当前工程建设企业的管理方式能概括为:两管两包。不同企业只是在“管”与“包”的详细的细节内容与方法上有区别,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差别。
我们知道,工程建设企业的根本任务就是确保所承担工程建设项目的成功。但成功并不是简单在“两管两包”的工程建设管理方式下,项目管理的成功应具备以下条件:从企业到项目部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拥有非常良好的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建设方掌握工程建设的规律,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并具有工程建设应有的实力;具有实力较强的专业分包企业、分供方,以及正规化管理并经验比较丰富的劳务企业;拥有非常良好的政策环境及和谐的社区环境。
从现实的情况去看,要达到以上条件是很难的,也就是说在现实条件下,单纯地按“两管两包”的方式来进行项目管理,要达到真正意义上项目管理的成功非常难。因此,工程建设企业一定想方设法改变粗放的管理方式。
国家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本身,对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呼吁始终没有停止过。大家一直都在努力,旧的问题虽在解决,而新的问题也在不断产生。关键的是,当前粗放型的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管理方式是如何形成的?是传统造成的,还是现实的必然结果?有没有完全解决的可能?
从历史的轨迹来看,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大概能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二是我国改革开放后一直到目前为止,以项目法施工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工程承包管理。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施工管理的特点:施工任务由国家分配,建筑企业按行政隶属关系承担国家指令的工程建设,建筑材料由国家计划分配,企业人员由国家统一安排。施工生产是企业管理的中心,基本的生产管理机制是“三级核算,队为基础。”通常是工程在那里,企业就搬到那里,拖家带口干工程,施工生产效率随企业年龄的增加而逐步降低。但也不并是一无是处,企业的生产管理机制是比较健全的。而且正因为以生产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培养了企业大多数管理人员深厚的现场工程技术功底及政治素质,这恰是改革开放后许多企业得以成功的真正原因。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程承包管理的特点:建筑企业普遍实行两层分离,即“前方与后方分离,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大多数企业没有国家指令任务分配,必须靠市场求生存求发展。原有的条块封闭格局一旦打破,市场改革的步伐迅速推进,建筑企业一定以短的时间适应政策及市场的要求,近三十年时间,建筑市场群雄逐鹿,硝烟四起。市场决定企业的生死,企业的前方组织愈灵活则愈有可能扩大市场的覆盖面,因而“两管两包”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但也产生了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就是以彻底的个人承包,完全放开管理的一些企业,大多因承包人个人实力的增长,形成多个“山头”,导致企业分裂。还有另外一些企业,死守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行政管理方式,人心涣散,市场萎缩,退出历史舞台的也不在少数。
从以上分析能够准确的看出,“两管两包”的粗放型工程建设管理方式,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即不是传统延续的结果,也不是自然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当前情况下,市场格局已基本稳定,现存的企业在原有的竞争方式上势均力敌,但更大的竞争正在酝酿中。也许只有那些能够真正强化内部管理,有效改进粗放的“两管两包”,建立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自营管理机制的企业,才能够真正巩固现有的市场成果,并在正在到来的新一轮的竞争中扩大战果。项
建立工程建设项目的自营管理机制是不是很难呢?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呢?实际上只要回顾一下计划经济体制下各企业的生产管理机制,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各企业建立自营的项目管理机制是可行,而且也是必要的。因为任何一个企业一定以基本的生产管理机制作为公司发展的基础。也许有些人认为公司能够将生产外包,其实,即使施工生产外包有成熟的外部环境,对公司制作管理机制的能力要求可能仅仅是更高更强,而不是削弱。
常规来讲,企业的生产管理机制由两部分所组成,一是企业本部层面对多地区、多种类工程建设项目同时实施管理的生产管理系统;二是直接针对各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现场管理的各项目部。两个部分在一个企业内是一个整体,在不同的工程建设项目上又针对不一样的建设方,具体地表现出来。
在这两个部分中,部分是基础,第二部分是部分在特定项目上的反映,也是部分自然的延伸或体现形式。部分不因第二部分的变化而不稳定,部分的稳定性也不限制第二部分的灵活性。只有单个项目的企业,可以将企业的管理职能与现场的管理职能直接结合在项目的施工现场,而多个工程建设项目的企业,则必须以企业层面的生产管理职能为基础。当然,企业也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项目部所组成的联合体。能确定的是,由多个项目部组成的联合体式的管理方式,企业整体生产管理的集约化不可能有效发挥。
那么企业层面的管理职能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其实很简单,通常来讲就是技术、商务、生产三位一体的工程建设后台保障体系,也可以简称为EPC,E代表技术及设计保障能力,P代表采购及生产要素的组织能力,C代表生产服务及控制能力。企业要配备熟悉前方工作、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保证后台能力的建设。这种后台能力的建设在目前情况下并不是特别容易,缺乏经验比较丰富且熟练的工程技术人员,可能是许多企业面临的障碍。
一个成熟的工程建设企业,其完整的生产管理机制又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生产实施工程技术的标准化管理,包括技术标准、工艺标准、施工定额标准,以及一些成熟的施工工法、方案等。这是项目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困难的方面。二是公司制作管理机构、岗位设置的标准化管理。三是公司制作管理制度、基本流程、工作职责的标准化管理。四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成果的标准化管理。五是在当前形势下,采用实用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促进项目管理效率的提高,也是各企业直接的任务之一。
通过以上分析能够准确的看出,在短时间内要建立完全自营的项目管理模式及机制难度非常大。特别是当前仍有相当多的企业认为项目管理就是对项目部承包的监管,项目管理在于项目经理的积极性及有效性,企业层面强调自营难以实现。因此,项目自营管理模式及机制的建设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上面对企业层面的生产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健全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其实,项目部针对特定的工程建设项目,在现场实施的具体管理工作也许更重要。社会或建设方对建筑企业的关注往往不是用整体业务来衡量的,而是通过单个的特定项目为媒介的。我们往往也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在一些管理一般的企业,往往也有做得很出色的项目,而在一些很出色的企业,往往也同时存在管理比较糟糕的项目。前面已经提及,当项目部对各分包方的管理比较粗糙时,除非分包方具备极高的管理能力及较高的商业道德,一般情况下很难保证项目成功。但如果严格开展精细化的管理,又会给项目经理及项目部所有的管理人员带出太多的管理事务。
实际上,目前有关项目管理方面的理论及经验方面的论述已经汗牛充栋,本文认为,项目部的管理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企业的统一领导下,搞好项目现场管理的前期策划,按照工程承包合同的要求,确定科学的实施工程的方案、现场组织及管理策略;二是企业对项目部授予必要的权限,配备充足的资源,这种资源包括管理、技术、资金、采购、机械、知识等方面;三是项目建立完整的总体计划,并相应地建立月计划、周计划,重点是管理日工作规划,以每一作业面、作业队或班组、责任工作师及职能人员的每天工作规划为基础,实施现场的精细化管理;四是确保将现场的进度、质量、安全、环保等工作控制到每一天,一天一总结优化,以天计划保证周计划,以周计划保证月计划,终保证项目整体目标的优实现。
工程建设项目的现场管理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个产品的现场组装与生产管理,但由于建筑工程产品的特殊性,工程现场的管理机构要同时承担一部分市场营销的职能,也由于生产现场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场所,对项目经理及其管理团队的职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整体上来看,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任务并不是具有许多不可逾越的困难,只要企业整体的生产管理机制健全,项目经理及其团队具有必要的专业素质,保证项目管理的成功是可行的。
项目自营管理模式及机制建设是一个复杂且持续不断的发展的系统,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开始,没结束,不能一蹴而就,这是推进工程建设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